
定性評價方法與定量評價方法的比較
1.定性風險評價
定性風險評價是借助于對事物的經驗、知識、觀察及對發展變化規律的了解,科學地進行分析、判斷的一類方法。運用這類方法可以找出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一步根據這些因素從技術上、管理上、教育上提出對策措施,加以控制,達到系統安全的目的。
目前應用較多的方法有“安全檢查表(SCL)”、“事故樹分析(FTA)”、“事件樹分析(ETA)”、“危險度評價法”、“預先危險性分析(PHA)”、“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FMEA)”、“危險性可操作研究(HAZOP)”、“如果……怎么辦(What……if)”、“人的失誤(HE)分析”等分析評價方法。
2.定量風險評價
定量風險評價是根據統計數據、檢測數據、同類和類似系統的數據資料,按有關標準,應用科學的方法構造數學模型進行定量化評價的一類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
(1)以可靠性、安全性為基礎,先查明系統中的隱患并求出其損失率、有害因素的種類及其危險程度,然后再與國家規定的有關標準進行比較、量化。
常用的方法有:“事故樹分析(FTA)”、“事件樹分析(ETA)”、“模糊數學綜合評價法”、“層次分析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機械工廠固有危險性評價方法”、“原因——結果(CC)分析法”。
(2)以物質系數為基礎,采取綜合評價的危險度分級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美國道化學公司(Dow Chemical Co.)的“火災、爆炸危險指數評價法”、英國帝國化學公司蒙德部的“ICI/Mond火災、爆炸、毒性指標法”、日本勞動省的“六階段法”、“單元危險指數快速排序法”等。
定(ding)(ding)(ding)性評(ping)價(jia)方(fang)(fang)法(fa)(fa)要(yao)(yao)求評(ping)價(jia)者具備相(xiang)關(guan)知識和經驗(yan),定(ding)(ding)(ding)量(liang)(liang)評(ping)價(jia)方(fang)(fang)法(fa)(fa)則要(yao)(yao)求大量(liang)(liang)的(de)(de)安(an)全(quan)數(shu)據。單(dan)純(chun)的(de)(de)定(ding)(ding)(ding)性分(fen)析容(rong)易造成(cheng)研究(jiu)的(de)(de)粗淺;而有關(guan)數(shu)據的(de)(de)不(bu)完善,也(ye)使得定(ding)(ding)(ding)量(liang)(liang)安(an)全(quan)評(ping)價(jia)方(fang)(fang)法(fa)(fa)難以得到有效應用和檢驗(yan)。因此(ci),應當(dang)結合定(ding)(ding)(ding)性和定(ding)(ding)(ding)量(liang)(liang)的(de)(de)方(fang)(fang)法(fa)(fa)進行系(xi)統分(fen)析和評(ping)價(jia),彌補單(dan)純(chun)定(ding)(ding)(ding)性分(fen)析和單(dan)純(chun)定(ding)(ding)(ding)量(liang)(liang)分(fen)析所產(chan)生(sheng)的(de)(de)不(bu)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