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評價與您分享“攜程安全門”敲響網絡消費安全警鐘
3月22日,烏云漏洞平臺發布消息稱,攜程系統存技術漏洞,可導致用戶個人信息、銀行卡信息等泄露。攜程當日晚間對《新京報》表示,已進行技術排查和修復。如用戶因此產生損失,攜程將賠償。
雖然也許本次“攜程安全門”并沒有大家所想象的嚴重,受影響的僅為3月21日與3月22日的部分交易客戶;上述信息被泄露離存款被盜取、信用卡被盜刷也有著一定距離,除個別種類信用卡外,還需要一些其他要素;目前,尚未發生實際損失,攜程方面也及時展開了技術排查,并承諾如果有用戶因該漏洞造成財產損失,將賠償損失。但還是讓人不寒而栗。
我們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網站打交道。在此過程中,我們曾經留下過多少信息?這些網站會不會濫用抑或不慎泄露這些信息?這次攜程也許只是不慎開啟了信息可能被泄露的“潘多拉之盒”,可是,如果有些網站故意為之甚至盜用這些信息,豈不是輕而易舉?這些信息被泄露后,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損失?被泄露信息是可以獨立造成損失的,還是須結合其他因素?當部分信息已然淪陷,我們該嚴守哪些陣地,如何嚴守這些陣地,以防止損失擴大化?
不得不說,各種網絡平臺的蓬勃發展改變了傳統消費模式,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網絡安全問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對網絡安全專業性知識極度“無知”。這種“無知”不僅可能被不良網站所利用,使用戶遭受不必要損失,也可能讓人們產生恐懼,從而盡量拒而遠之。
我國是不折不扣的“網絡大國”,更是名副其實的“網絡消費大國”。網絡安全和群眾最密切的正是網絡消費安全。打造網絡強國,離不開網絡安全,而網絡安全更離不了網絡消費安全。
通(tong)過攜程事件,我(wo)們有(you)(you)必要(yao)反思,相(xiang)關(guan)(guan)法(fa)(fa)律(lv)是(shi)否(fou)(fou)能(neng)夠合理界定網(wang)絡安(an)全中的(de)(de)刑(xing)事、行政、民事等各類(lei)法(fa)(fa)律(lv)關(guan)(guan)系(xi)?執法(fa)(fa)主體(ti)本(ben)身是(shi)否(fou)(fou)明確,同時(shi),是(shi)否(fou)(fou)確立了(le)(le)明確、有(you)(you)效的(de)(de)執法(fa)(fa)尺度(du),是(shi)否(fou)(fou)為相(xiang)關(guan)(guan)主體(ti)提(ti)供了(le)(le)公平、安(an)全的(de)(de)行為準(zhun)(zhun)(zhun)則?相(xiang)關(guan)(guan)行業是(shi)否(fou)(fou)形(xing)成了(le)(le)充分保障(zhang)用戶安(an)全權和知(zhi)情權的(de)(de)最低(di)行業標準(zhun)(zhun)(zhun)?司法(fa)(fa)者對于相(xiang)關(guan)(guan)類(lei)型的(de)(de)新型犯罪和糾(jiu)紛,是(shi)否(fou)(fou)有(you)(you)了(le)(le)最起碼的(de)(de)專業知(zhi)識(shi)儲備和司法(fa)(fa)準(zhun)(zhun)(zhun)繩?誰有(you)(you)責(ze)任(ren)向用戶普及最基(ji)本(ben)的(de)(de)網(wang)絡安(an)全常識(shi)?可見(jian),“攜程安(an)全門(men)”已經給(gei)各方(fang)敲響了(le)(le)警(jing)鐘,網(wang)絡安(an)全門(men)需要(yao)引起各方(fang)更多的(de)(de)關(guan)(guan)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