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经典三级在线观看-两性色午夜视频-性色A码一区二区三区天美传媒-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安全評價與您分享礦山井下避險“六大系統”安裝標準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是指監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緊急避險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和通信聯絡系統。
  監測監控系統安裝標準
  1.地下礦山企業應于2011年底前建立采掘工作面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實現對采掘工作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濃度,以及主要工作地點風速的動態監控。
  (1)一氧化碳傳感器設置。
  ①采用壓入式通風的獨頭掘進巷道,應在距離掘進工作面5-10m混合風流處和距離巷道出口10-15m回風流中各設置1個一氧化碳傳感器;采用抽出式通風的獨頭掘進巷道,應在風筒口與工作面的混合風流處設置1個一氧化碳傳感器;采用混合式通風的獨頭掘進巷道,應在距離掘進工作面5-10m混合風流處設置1個一氧化碳傳感器。一氧化碳傳感器應垂直懸掛,距頂板不得大于0.3m,距巷壁不得小于0.2m。混合風流處的一氧化碳傳感器應有防止爆破沖擊的防護設施。
  ②每個采場入口處應設置1個一氧化碳傳感器。
  ③掘進天井時,應按照獨頭掘進巷道的要求設置一氧化碳傳感器。
  ④一氧化碳傳感器報警濃度應設定為0.0024%。
  ⑤一氧化碳傳感器的安裝,應做到維護方便和不影響行人行車。
  (2)風速傳感器設置。
  ①地下礦山各采掘工作面應設置風速傳感器。當風速低于或超過《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的規定值時,應能發出報警信號。
  ②礦井主通風機房應設置風速和風壓傳感器,實現對全礦井總風量的動態監測。
  2.開采高硫等有自然發火危險礦床的地下礦山企業,還應在采掘工作面設置溫度、硫化氫、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氣體傳感器。
  3.存在大面積采空區、工程地質復雜、有嚴重地壓活動的地下礦山企業,應于2012年底前建立完善地壓監測監控系統,實現對采空區穩定性、頂板壓力、位移變化等的動態監控。地下礦山企業應采用監測儀器或儀表,對開采范圍內地表沉降量進行觀測。
  4.開采與煤共(伴)生礦體的地下礦山企業,應按照《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AQ1029-2007)的要求,在2010年底前建立完善安全監控系統,實現對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濃度、溫度、風速等的動態監測監控。
  5.地下礦山企業應于2011年底前建立完善提升人員的提升系統的視頻監控系統,實現對井口調度室、提升絞車房、提升人員進出場所(井口、井底、中段馬頭門、調車場等)的視頻監控。
  6.監測監控系統要具有數據顯示、傳輸、存儲、處理、打印、聲光報警、控制等功能。
  井下人員定位系統安裝標準
  1.大中型地下礦山企業應于2012年6月底前,其他地下礦山企業應于2013年6月底前建設完善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當班井下作業人員數少于30人的,應建立人員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統。
  2.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應具有監控井下各個作業區域人員的動態分布及變化情況的功能。人員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統應保證能準確掌握井下各個區域作業人員的數量。
  緊急避險系統安裝標準
  1.地下礦山企業應于2011年底前在每個中段至少設置一個避災硐室或救生艙。獨頭巷道掘進時,應每掘進500m設置一個避災硐室或救生艙。
  2.避災硐室或救生艙應設置在巖石堅硬穩固的地方。避災硐室應能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氣體和井下涌水進入,并配備滿足當班作業人員1周所需要的飲水、食品,配備自救器、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器、急救藥品和照明設備,以及直通地面調度室的電話,安裝供風、供水管路并設置閥門。
  壓風自救系統安裝標準
  1.地下礦山企業應于2011年底前在按設計要求建立壓風系統的基礎上,按照為采掘作業的地點在災變期間能夠提供壓風供氣的要求,建立完善壓風自救系統。
  2.空氣壓縮機應安裝在地面。采用移動式空氣壓縮機供風的地下礦山企業,應在地面安裝用于災變時的空氣壓縮機,并建立壓風供氣系統。井下不得使用柴油空氣壓縮機。
  3.井下壓風管路應采用鋼管材料,并采取防護措施,防止因災變破壞。井下各作業地點及避災硐室(場所)處應設置供氣閥門。
  供水施救系統安裝標準
  1.地下礦山企業應于2011年底前在現有生產和消防供水系統的基礎上,按照為采掘作業地點及災變時人員集中場所能夠提供水源的要求,建立完善供水施救系統。
  2.井下供水管路應采用鋼管材料,并加強維護,保證正常供水。井下各作業地點及避災硐室(場所)處應設置供水閥門。
  井下通信聯絡系統安裝標準
  1.地下礦山企業應于2010年底前按照《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以及在災變期間能夠及時通知人員撤離和實現與避險人員通話的要求,建設完善井下通信聯絡系統。
  2.地面調度室至主提升機房、井下各中段采區、馬頭門、裝卸礦點、井下車場、主要機電硐室、井下變電所、主要泵房、主通風機房、避災硐室(場所)、爆破時撤離人員集中地點等,應設有可靠的通信聯絡系統。
  3.礦井井筒通訊電纜線路一般分設兩條通訊電纜,從不同的井筒進入井下配線設備,其中任何一條通訊電纜發生故障,另一條通訊電纜的容量應能擔負井下各通訊終端的通訊能力。井下通訊終端設備,應具有防水、防腐、防塵功能。
  4.采用無線通(tong)(tong)訊系統的地(di)下礦山企業(ye),通(tong)(tong)訊信號應覆蓋有人員流(liu)動的豎井、斜井、運輸巷道、生產巷道和主要采掘(jue)工(gong)作面。



煤礦安全評價
非煤礦山安全評價
危化安全評價
危礦庫安全評價
標準化驗收
礦山重大危險源評估
礦山安全管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