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約、安全用水 功夫更在平時
第23個城市節水宣傳周已經落下帷幕,住建部17日表示,全國657個城市中有300多個屬于聯合國人居環境署評價標準的“嚴重缺水”和“缺水”城市,不僅水資源矛盾突出,而且一些城市的水安全事件時有發生,這些都提醒我們,節約用水,保護飲水安全刻不容緩。
總體來講,我國是一個淡水資源不足的國家,而且結構性的水資源不平衡比較嚴重,西部、南部水資源豐富,東部北部相對短缺。特別是隨著近年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經濟高度聚集、人口高度集中,北方一些大城市的水供給,更是需要靠南水北調這樣浩大的工程來保障,再比如我們天津,就是靠著引灤入津告別苦水和咸水的;可見,我們好多城市的水供給,是在付出了額外的巨大成本之后才有保障的,所以應該倍加珍惜、呵護。
住建部的數據顯示,近10年來,全國城鎮化率提高了10%,用水人口增長了48.6%,城市年用水總量僅增長12%,這是因為很多城市節水器具和技術的推廣,市民的節水意識也在增強。但當前的新情況是,我們已從水量型的缺水轉變為水質型的缺水,也就是說,從總量上來講是有保障的,但是可用水的水質卻不容樂觀,既有水也沒法用,或不敢放心用。
其中原因,多是城市周圍水體污染所致,比如農業污染、工業污染等,新華社報道稱一些城市周圍“有河皆污,有河皆臟”……這絕不是聳人聽聞,而是觸目驚心的現實,一些地方應該切實警醒起來,轉變發展觀念,加大治理力度;當然“水質型的缺水”,也有一些供水企業把關意識不嚴,安全責任不落實,麻痹大意的原因,遠的如前些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近的像今年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武漢、靖江、蘭州連發水污染事件,造成市民恐慌。水是最基礎的生活必需品,必須強化監管,加大問責力度,督促水生產企業落實責任,保障民眾用水安全。
一(yi)年(nian)一(yi)度(du)的(de)節水(shui)宣傳周已經落幕,但我們節水(shui)觀(guan)念的(de)宣傳、普及卻不能停止,加大治污力度(du)、強化安全生產責(ze)任(ren)不能停止,用水(shui)安全是(shi)民生大計,時時刻(ke)刻(ke)都不能放(fang)松。
